Page 14 - 市區重建局2021-22年報
P. 14

行政總監報告
隨著土瓜灣項目成功落實,我們在二零一九年深化「小區發展」模式,提出以「先規劃、後項目」的「規劃主導」 發展模式,作為未來市區更新的執行機制。
我們檢視地區上的土地資源、樓宇狀況和布局、社區設施需要和地區特色等範疇,制定整全的規劃目標,然後將區 內土地作大範圍的重新規劃及整合,成功策動更具效益的市區更新項目。
另一方面,為讓市區更新能長遠持續發展,市建局在二零一七年年中展開油旺地區研究(油旺研究)和樓宇復修新 策略研究(復修新策略研究),為市區更新的未來發展制定新策略。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兩項研究在二零二一年年 初完成,研究結果和建議已提交政府考慮。
期間,我們還建立了一支經驗豐富並勇於創新、敢於應用科技和善於分析數據的專業團隊,提升規劃分析、決策和 執行能力,促成以往被視為艱巨而不可行的大型舊樓群重建,將市區更新的力度加大、工作步伐加快。
革新規劃 促成規模更大、難度更高的重建計劃
過去三年,市建局逐步應用新模式、新策略和新工具,在中西區、旺角、土瓜灣、九龍城、深水埗成功落實開展多 個項目,包括在去年九月於深水埗開展兼善里和昌華街兩個涉及約一千七百個住戶(約三千人口)的大型重建項 目,並將未被善用的政府土地和過時設施納入規劃,創造發展空間,令項目地盤的剩餘地積比率增加,衝破「超高 密度」舊樓群難以重建的困局;同時亦藉著重新規劃土地用途的契機,提升區內公共運輸、市政、長者康健、文化 康樂以至綠化休憩等不同設施。至現代化標準,創造多贏。
面對舊區內新舊樓宇缺乏協調、覓地重置政府設施困難以至保存地方歷史特色等多個複雜的更新問題,市建局在「規 劃主導」的基礎上,在今年五月,進一步以九龍城「龍城區」作為試點,結合重建、樓宇復修、保育及活化策略於 一小區內的模式,推行「融合策略」。
在「融合策略」下,透過整合衙前圍道╱賈炳達道發展計劃(KC-017)和鄰近的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KC-015), 整體提升已建設環境和政府設施,並打通舊區和啟德新發展區的連接;在重建以外,亦促進沒有迫切重建需要的 建築群,試行「小區復修」,協助這類樓宇進行維修保養以至預防性維修,保持樓宇良好狀況;而在地區層面, 則應用「地方營造」元素,活化街道、公園及休憩空間等公用地方,以期與更新後的發展區連結,達致新舊交融。
設計概念圖
衙前圍道╱賈炳達道項目擬建的門戶廣場,將對接啟德發展區,提升九龍城新舊區之間的 連繫。
   12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