巿區重建局 2018-19 年報

22 行政總監報告 至於「中年」和「年青」樓宇,一般已設有法團和業主組織的法定身份以籌組樓宇維修,故此其策略是推動樓 宇建立定期的保養維修計劃,協助業主檢測、評估以至組織所需的維修工程,以達致持續維持樓宇結構安 全和宜居性的目標。針對無財政儲備這問題,研究建議政府、市建局和金融業界的持份者,可推出不同財務 支援措施,鼓勵業主為大廈維修基金加入強制性供款的要求,為未來樓宇的保養維修做好儲備;至於無工 程知識方面,「復修平台」將會持續更新內容,除現有的標準文件和合約協助業主進行工程招標之外,「復修 平台」將於明年推出兩項新服務,包括「工程費用資訊中心」和「服務提供者資料庫」,為業主提供市場參考, 促進「正價施工」;並為業主和法團在物色合適的維修工程服務供應者時,提供協助,減輕他們因不諳市場資 訊而出現的疑慮。 我期望通過上述種種樓宇復修的資助及技術支援措施,讓業主為樓宇進行定期保養維修的意識能逐步提升, 同時增加籌組維修工程的能力和信心,使「樓宇復修」不再停留於「舊樓維修」的層面,而是推而廣之,從樓宇 年青時候開始,做好預防性維修,適時、適當地做好樓宇保養,為市區老化防微杜漸。 善用大數據 驅動業務決策 政府正全力推動香港構建智慧城 市,未來市區更新工作和決策模 式必須與時並進。市建局正建立 一套以地理信息為基礎的「市區 更 新 資 訊 系 統」 (Urban Renewal Information System) ,加 強 市 建 局對龐大規劃資料的處理和分析 能力,以便全面和多角度審視發 展對環境、經濟和人口的影響, 制定更切合社會需要的規劃;在 項目管理層面,則全面採用建築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理順工程涉及眾多複雜的工 序,加強效率和管理,並在工程完成後詳細紀錄和監 測設施的狀態,提升設施日後的保養水平。 採用建築信息模型,可理順複雜工序,從而加強效率。 市建局同事參觀建造業創新及科技應用中心,認識最新建 築科技。

RkJQdWJsaXNoZXIy NzA1Mj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