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A

44 走進社群 我們除了在市區更新工作中展現關懷社群之心外, 亦透過「學建關愛」義務工作計劃,與多間大學及非 政府組織合作,籌劃不同活動,將關愛帶入舊區。 市建局在二零一七 /一八年度合共組織了六項服務 計劃,為深水埗、油尖旺、九龍城及中西區的基層 兒童及其家庭、長者及少數族裔提供服務,當中包 括一項與香港大學建築學會及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 合辦的新活動,義工們利用回收所得的紅酒木箱, 為中西區的低收入家庭製造實用的家具。自二零 一二年推出「學建關愛」義務工作計劃以來,共累積 超過一千名義工,包括市建局員工和大學生,服務 時數約七千八百小時,受惠人士超過一千八百五十 名。 照顧弱勢社群 我們本著關懷社群、以人為本的宗旨去推展重建發 展及樓宇復修兩項核心業務,亦運用現有資源,與 夥伴合作,幫助有需要人士。在香港,缺乏可負擔 住房是構成貧困狀況的一個主要因素,未能入住公 共房屋的低收入家庭只能選擇居住於環境惡劣的單 位、劏房或板間房。在二零一七 /一八年度,市建 局繼續將部分位於永利街已收購的單位翻新並交予 非政府組織及社會企業營運,例如香港青年協會、 「要有光」及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讓他們以低於市 值租金及短期租約形式,為弱勢社群提供服務。市 建局亦在已收購物業及保育歷史建築內,以優惠租 金提供地方予上述非政府組織及社會企業,以及香 港中西區各界協會有限公司、恩橡基金會、香港社 會創投基金,以及新生精神康復會使用。 年內,在運輸及房屋局的支持下,市建局與香港社 會服務聯會(社聯)緊密合作,在「社會房屋共享計 劃」下,為有需要家庭及個人提供臨時房屋。到目前 為止,我們位於旺角豉油街及堅尼地城順成大廈的 兩所安置大廈內分別有十四個及三十九個單位出租 予社聯作此用途。 學建關愛學生義工與受惠居民在其中一個中國手工藝工作坊製作賀年 裝飾品 學建關愛義工學生及市建局職員利用回收所得的紅酒木箱為有需要 的中西區舊區家庭度身訂造家具。 市建局支持「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為有需要家庭提供臨時居所。梁女 士和她的女兒過去於劏房居住,現居於市建局的安置大廈,生活環境 得到改善。 企業可持續發展

RkJQdWJsaXNoZXIy Mjk0Nj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