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A

10 行政總監報告 從項目主導邁向規劃主導 為籌劃更高效的市區更新工作,市建局以「兩條 腿」走路,一方面沿用「項目主導」模式處理殘破 失修的樓宇,但傾向選擇可以藉著重新規劃的契 機,理順土地運用的項目,從而改善區內休憩空 間和行人路的暢達性,和項目範圍的整體景觀, 為社區帶來更大裨益。過去一年,開展的三個新 項目,包括崇慶里 /桂香街(C&W- 005)、皇后 大道西 /賢居里(C&W- 006)及橡樹街 /埃華街項 目(Y TM- 011)就是以規劃角度出發的重建項目。 另一條腿則是以「規劃主導」模式進行舊區更新, 透過規劃手段,解決舊區老化問題,增加項目的 規劃效益,當中包括透過開拓及善用重建項目的 地下空間,以容納停車場泊位和機房及垃圾房等 樓宇設施,以騰出地面空間用以發展優質的步行 區,締造更宜居的社區。 為切實地實踐《市區重建策略》所提出,市區更新 不再是零星拆建的過程,不但重建發展的方向將 會從「項目主導」邁向「規劃主導」,我們還需要 有一套全面而宏觀、綜合重建、復修、保育及活 化四大業務的新策略。在 過去一年,市建局便開展 了三項策略性研究,為可 持續的市區更新探索新的 規劃及實施模式。 油旺地區研究:突破限制、釋放潛力 為期兩年的油旺地區研究,目標是以油麻地和旺角 兩個人口密集和舊樓密度高的地區作例,從區域整 體的宏觀角度,以「先規劃、後項目,再定執行手 段」三步曲,為提升油旺兩區目前土地的使用效益及 重建潛力,尋求切實可行的方案,務求突破目前市 區更新的進度追不上舊區樓宇老化速度的困局,以 及現行城市規劃和法例框架下對發展密度的限制。 第一部分的基線研究工作已經完成,初步資料顯 示,區內樓宇的整體地積比率已達現時規劃容量的 九成,剩餘可供發展的地積比僅一成,而且業權分 散,若市建局沿用「項目主導」模式,並按照現行的 政策來重建發展這些地積比已將近用完或已達「負 數」的舊樓,根本談不上規劃和土地效益。另一方 面,重建樓宇的密度愈高,受影響的住戶數目亦愈 多,加上重建單位內劏房數量繁多,若重建這些已 用盡地積比的樓宇,可建成的新單位數目將少於受 影響住戶數目,因而產生額外的安置房屋需求,令 本來已十分嚴竣的房屋問題雪上加霜。 於項目啟動當日與市建局職員視察橡樹街 / 埃華街發展項目,了解殘破失修樓宇的狀況。

RkJQdWJsaXNoZXIy Mjk0NjMy